“四事四权”工作法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见成效
央广网阜阳5月12日消息(记者 张琳琳)初夏时节,走进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白行社区,道路整洁、屋舍俨然,绿树成荫、麦浪翻滚,一幅丰收画卷近在眼前。
地处颍州西湖湿地保护区,白行社区人多地少,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十几年来,白行社区从经济弱、矛盾多、治安差的“锅底”变身为现在的全国农村幸福社区,这得益于白行社区干部群众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四事四权”工作法,这一工作法,2024年1月在安徽省推广。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进阜阳市颍州区,深入了解“四事四权”工作法如何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四事四权”工作法,由“四事”和“四权”组成。“四事”,即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四权”,即保障群众对村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闫永志是土生土长的白行人,在外经商20多年并小有成就。2006年,他被村民选为党支部书记后回村,“我回村目的就是改变贫穷落后现状。”闫永志说,他担任“带头人”,“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主要想为白行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生活做点实事。”
曾经的白行村,有17个自然村,村民住的分散、低洼。“十年九淹,不淹就旱。”闫永志说,村里自然环境、生活环境都比较差。为此,村“两委”多次研究后,计划把原来的17个自然村,合并建成一个中心村。“这样以来,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还能一次性增加上千亩土地。”闫永志说。
然而,合并村居并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闫永志用了四句话概括:“路没少跑,会没少开,气没少受,骂没少挨。”因为群众的“想不通、不支持、不理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为了化解矛盾,一个工作法在实践中萌芽。
“党员、居民组长去了解排查日常纠纷,这是‘代表理事’;‘五老调事’是依托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医生、老退伍军人等人员优势,去化解矛盾;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继续去调解,这是‘老闫说事’;前面都调解不了的,我们开展‘群众议事’,大家一起开现场会,群众评议解决。”闫永志说,这样的工作方法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让基层治理从“干部唱独角戏”转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参与的过程,也保障了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得到了大伙的信任与支持。
得益于“四事四权”工作法,白行中心村的建设最终完成。现在的白行社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居住舒适度大幅提升,“孩子喊我们到城里住,我都不去,还是在家里住着好。”退休教师毛建国也是村“五老”中的一员,对于村子的变化,他感触颇多。
“村子是大家的,村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毛建国说,每当去调解小矛盾小纠纷时,他总会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有些鸡毛蒜皮的事,我们说一说,给当事人一个台阶下也就过去了,现在村里越来越和谐了。”
遇到不好化解的矛盾,“四事四权”工作法如何发挥作用?闫永志举了一个例子。村里有三兄弟因为宅基地分配问题,多年来兄弟不睦,争吵不断,以至于父母赡养的问题也无人问津。“我们‘五老’、村‘两委’都去调解了,嘴皮子磨破,三兄弟都没和好。”没办法,闫永志组织三兄弟所处自然村的村民集中开会,采用丢豆的形式投票评理。“我们挖了一碗豌豆,就讨论的几个方案投票,最终让三兄弟敞开了心扉。”
还有颍州西湖景区开发征地引发的矛盾纠纷。前些年,颍州西湖景区开发征用了白行社区西许自然村70余亩土地,征迁赔偿款如何分配,成了村民们关注的焦点。有的村民要求按老人口数分配,有的村民要求按新人口数分配,矛盾十分激烈。也是采用了“四事四权”工作法,一次不行就开展第二次调解,二次不行再接着议事,在一次次的议事中,村民达成了共识。
“村里的矛盾大多集中在土地纠纷、老人赡养、兄弟之间财产分配问题,有些时候村民想不通、不明白,那我们就要去帮他理清。”白行社区组织委员于敏雪说,作为年轻的基层干部,“四事四权”工作法教会了她如何化解基层矛盾,不能简单粗暴,要做到耐心倾听、真诚服务。“现在我们村是‘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
基层工作千丝万缕,矛盾纠纷错综复杂。“四事四权”工作法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效的解题思路,该工作法不光在阜阳市推广,2024年1月起在安徽省推开。
在实践过程中,代表理事、五老调事、老闫说事、群众议事也升级为了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
“我们也是这个工作法的受益人。”颍州区文峰街道奎星社区党委书记鞠艳介绍,在菜园巷片区改造过程中,群众想法不统一,“我们就召开居民议事会,‘大家事大家议’。”现在小区里充电桩安装、老旧小区改造、物业费的收缴与使用等事务都是“社区与群众商量着办”,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都提高了,“我们还在用智慧社区平台,民意收集秒级响应,云端追踪,让基层治理从‘小众参与’变成‘大众合唱’。”
深化数字赋能,颍州区京九路街道试点使用云上小程序,社区大小事皆能上“云”知晓,社区鼓励居民在小程序上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发挥一键连线功能,及时为居民排忧解难。
结合京九路街道成功试点经验,目前颍州区数据资源局正在牵头打造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州到云”小程序,在全区街道、乡镇选取部分村、社区进行试点推广,“我们把‘四事四权’工作法搬到线上,过去群众反映问题需要跑腿,现在动动手指网格员就可以知道,并及时反馈处理。”颍州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自“四事四权”工作法推广以来,颍州区通过网格管事解决问题8650件、“五老”调事1662件、支部说事2317件、群众议事865件,化解信访矛盾纠纷1675件。“下一步我们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用好‘四事四权’工作法,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见成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