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KP.2是JN.1变种的后代,有时被称为“FLiRT”变体,JN.1就是今年2月国内那波流行毒株。

  FLiRT并不是最近才刚出现的,最早3月就出现了,是在美国下水道系统中发现的,但确切来源尚不清楚。

  截至5月11日的两周内,KP.2估计占美国病例的28.2%,高于4月中旬的约6%和3月中旬的仅1%。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言人发出警告称,病毒通过突变不断发生变化,有时这些突变会导致病毒产生新的变种。

  一些变化和突变使病毒更容易传播或使其对治疗或疫苗产生抵抗力。随着病毒的传播,它可能会发生变化并且变得更难以阻止。

  当前,CDC正在监测KP.2和KP.1.1引起的感染。早期数据表明,它们产生与JN.1相似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后2至14天,这些症状主要影响上呼吸道,包括喉咙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烧、头痛以及味觉和嗅觉丧失。

  美国传染病专家罗伯特·墨菲博士表示,虽然症状和严重程度似乎与之前的新冠病毒株大致相同,但新变种似乎更具传染性。

  目前由于全世界人们已经普遍打过疫苗,或者重复感染多次,所以新冠病毒当前重症率和死亡率比起4年前大幅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的毒性下降了。

  想想过往的全球大流行变异毒株,很多是跟美国有关,紧接着就是“突袭多国”,现在新冠病毒的新变体FLiRT正在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迅速传播,引发了人们对今年夏天另一波感染浪潮的担忧。

  然而无论如何,大妈都要提醒各位,尤其是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要坚持个人防护,不能掉以轻心。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