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早上8时47分,在安多车站,安海平和同事迎来第一列过站列车,下午5时30分,送走最后一趟列车……每天,他们需要完成5趟列车的旅客上下车组织工作。这是安海平一天的工作,也是安海平这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

  11年前,安海平调入海拔3568米的拉日铁路曲水站工作;9年前,调入青藏铁路海拔4513米的那曲车站;3年前,调入海拔4702米的安多车站。工作地海拔越来越高了,氧气也越来越少了,可是安海平服务的温度却丁点未减,反而越来越高了。

  安海平说:“2024年接近尾声了,这一年中我感觉最打动内心的词是‘温暖’。从事客运工作,直接接触的是旅客,每天面对的还是旅客。安多站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我们的服务显得‘特别’。由安多站乘火车去拉萨的藏族老年人比较多,且大多腿脚不好走路不太方便,携带的行李也比较重,为此,我们特意准备了拐棍、小拖车等一些其他车站不常见的小物件,方便为这些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服务。”

  今年暑期,4名从湖南自驾进藏的退休老师,在安多县突发高反,急需购买火车票返程。“可当时由于车票非常紧张,我建议他们分段购票,先买到格尔木,再从格尔木到西宁,从西宁回湖南。踏上列车时,旅客十分感激。”安海平说,遇到这种紧急情况买不到票的旅客,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让旅客顺利安全返乡。

  海拔4702米的安多车站,位于藏北草原深处、唐古拉山脚下。相较于其他省市的县级火车站,安多站可谓“迷你”版火车站,只有一栋小楼,300平方米候车大厅只有4排座椅、72个座位供旅客候车。

  为了让旅客有更好的候车体验,今年,火车站对候车室进行粉刷,优化空间布局,升级取暖设施,更换候车座椅,每一处细节体现的都是对旅客默默的关爱。

  5月的一天,安海平在候车室巡检时,一位藏族老阿妈猛地一下拉住他,同周围的人说:“上回我去拉萨,就是这个胖胖的戴着眼镜的小伙子帮我提行李的。”

  “我的年龄虽然不是最大,但作为值班站长,我的压力最大,责任最重。”今年36岁的安海平,是安多火车站6名值班站员中的一员。

  他不仅工作在候车室,吃住也在候车室。候车室有其他专业的机房,一方面保证站区其他同事夜间天窗作业进出车站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应急处置需要,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响应。

  “在候车室休息也有好处,可以不受舍友打扰,每天晚上吸着氧气和儿子视频通话,让我感到很放松。”安海平说,听着儿子稚嫩的声音跟他说东聊西,能够消除他一天的疲惫。

  入冬,安多下了一场大雪,七八公分厚的白雪将车站站台覆盖。为保证旅客出行安全,安海平带领2名组员立即投入到扫雪工作中。正当他们埋头扫雪时,候车室的旅客也纷纷走出来,自发加入扫雪队伍。

  “有人问我,别人都往低海拔调动,你怎么越调动越高,一呆还好几年。过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今年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也许就是这些温暖打动了我。”安海平说。

  临近年末,远在青海的爱人告诉安海平,儿子已提前帮他算好了今年过年在岗。“只有七岁的他还不理解什么是团圆,因为自己家过年爸爸都不在家。工作11年间,我仅有一次在家过年,那一次孩子还没出生。我看了日历,明年正月初七回家,初八刚好赶上儿子八岁生日,我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生日礼物—安多本地的工艺品小藏羚羊。”愧疚之余,安海平对即将到来的假期充满期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