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积分换物品!这个村实现“数治”→
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在打开的小程序中,“办事指南”“便民服务”等功能信息一目了然,“你看,我前两天刚用200积分兑换了一桶食用油。”74岁的村民鲁四根操作着手机向记者展示他获取和兑换的积分明细,表格上清晰列举出一个月来鲁四根家庭因房屋整洁、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小辈考取高校等获取的累计310分。“剩下积分我先攒着,再攒攒还能换个不粘锅。”
“这个小小的二维码是我们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考核’的一次实践探索。”枫泾镇盛新村党总支书记陈强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盛新村逐步探索推进洁美乡村积分制考核,并根据积分结果给予相应激励或约束,鼓励村民自觉参与到乡村治理中。
今年5月以来,盛新村开发运营“和美盛新”小程序,并配合“积分制”考核办法的实行,把积分范围从环境卫生整治拓展到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村民可以直接扫家门口的二维码了解自己在乡村治理各事项中表现和积分详情,并兑换奖励。
据悉,盛新村积分制考核办法按照“易操作、可量化、便执行”的原则,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乡村治理各方面工作,分类制定评分项目、明确积分标准,共核定4类23个具体内容以及若干细化项目。以基础分“立根”,凭贡献分“促践”,用罚劣分“纠偏”。
“每个月,以100分为基础分,根据村民配合管理、尽到相应的义务给予分值奖励。”陈强说道,“比如宅前屋后无乱堆物这一项,满分25分,发现一处少得5分,面积超过2平方米少得10分,面积超过5平方米不得分。规定好数值后,村民更容易理解洁美乡村要做些什么和怎么做,工作人员在管理时也有据可循。”
此外,考核中的加分项和扣分项也涵盖了很多内容,比如邻里互助加10分,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加10分,房屋出租不规范管理扣10分……所有条目清晰易懂,让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和方向更明确。
办法运行1年以来,盛新村在“洁美乡村”建设工作中,创建率达到97%,区级复核通过率96%,基本杜绝乱搭建、乱堆物等“返潮”现象。“基本实现了‘表现换积分、积分兑奖励、奖励促表现’的良性循环。”陈强表示。
通过二维码和积分制,盛新村建立起了辖区村民的大数据库。如何能够更好将这些数据服务于乡村治理,是接下来盛新村在思考的事情。
“比如,通过分析村民的兑换行为,我们发现以往常规的大米、粮油等必需品的兑换需求反而减少。这也引发了我们对村民福利供给的思考和改变。旧有的福利是不是还适用当下,能不能把资源融合起来,让村民自行选择?”在陈强的脑海中,正在勾勒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模式。
“再比如,现在平台上开通了反馈功能,村民用手机拍照把想要反映的问题上传平台,工作人员立即秒回即办,实现精准处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陈强说道,“近年来,随着村内民宿和村子周边区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盛新村,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通过二维码等形式打造整合率高的治理一体化平台,促进乡村治理简约高效。”
如今的盛新村,一个个小小的二维码正不断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将村民们纳入到数字乡村的治理网络中来,逐步打开乡村治理的多元数字应用模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