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扬子晚报网7月28日讯(通讯员 侯悠然 黄兴源 记者 薄云峰)7月26日下午,南京工业大学暑期研学实践团队与长江航运公安局南京分局江宁派出所民警,在阅江楼西侧江岸边集合。活动中,江宁派出所民警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长江南京段的悠久历史、生态环境改善及长江大保护的基本情况,并巧妙地运用了无人机进行航拍,生动直观地展现长江滨江建筑的独特风貌与长江风光带的自然美景。随后,江宁派出所民警与研学团队的同学们一同乘上公安巡逻艇,沿着长江的碧波,向着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进发。

  “经过持续四年多的禁渔整治和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长江生态正逐渐恢复,江豚跃出水面的场景已不再是奢望。”江宁派出所的民警说道。这一变化,与滨江建筑文化所承载的绿色低碳理念不谋而合,从阅江楼到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从木质建筑到新型低碳材料建筑,无不践行了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生态发展理念。研学团队中的王同学说:“我们一路驶来,不仅仅是行驶在长江的航道上,也是行驶在历史的航道上,是滨江建筑文化的发展史,亦是生态文明的进步史。”

  当日傍晚,由南工大研学团队与江宁派出所民警组成的生态文明宣讲团,在鱼嘴湿地公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研学团队的同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游客普及滨江建筑文化、绿色低碳理念;民警也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阐述了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性,并向过往群众开展防溺水宣传,教学救生圈的使用方法,还邀请了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指导了溺水急救心肺复苏的方法,结合假人演示操作方式,生动形象。有效提升了公众在江边游玩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宣讲团精心设计的公益调查问卷在公园游客中发放,问卷内容广泛而深入,既囊括了滨江建筑的古今变迁,又涵盖了长江大保护、防溺水的相关知识,让游客们在参与中收获知识,享受乐趣。“没想到吃完饭散个步还能学到这么多有趣的知识,这可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一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

  此次实践活动,以滨江建筑文化为纽带,串联起绿色低碳发展的广阔前景。通过实地考察、宣讲交流等形式,不仅加深了公众对滨江建筑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更将绿色发展理念、长江大保护深植于每名同学和游客的心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邮编:210092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