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花漾消费”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京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1日电(实习生 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用AR眼镜观赏月季花开,品机器人咖啡体验科技未来,游月季花海感受生态文化……今天,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开幕,数万株月季带来浓郁花香。
作为国际月季大会首次花落中国的举办地,门头沟区以“花开北京 香约永定”为主题,首创“会、展、节”融合办会形式,国际学术会议、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和2025北京月季文化节共同构建起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文化传播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据统计,我国月季切花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37%,盆花、庭院景观与深加工产品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国月季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一级巡视员贲权民介绍,目前,北京市年产切花月季1300万支,盆栽月季300万盆,年产值超2700万元。“作为北京市花,月季已经大量应用于城市景观和生态建设中,同时也是深受市民喜爱的家庭园艺品种。”本次大会的召开,还将广泛带动月季研发和产业链发展,为月季生产、消费注入新活力。
大会主会场京西月季洲设置了占地约23万平方米的月季科普博览园,3个国内城市展园和4个国际展园种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种月季。
“我们是看到新闻专门从石景山开车过来的。”游客谭先生说,在月季洲看到了市区里看不到的花海美景,还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趟出行很值得。
记者注意到,本届月季展上,北京市自主培育的小型丰花月季品种“约定”格外引人注目,“打卡”者络绎不绝。另外,专为本届大会特别培育的门头沟红、琉璃和相约永定三个品种的月季也在展会上首次亮相。贲权民表示,我国月季的育种和研发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已成功研发新品种月季三千多种。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AI数字人“小妙月”被首次应用,为游客精准识别百余种月季品种,讲解月季花相关知识,并支持多种语言实时切换,提供无障碍交流服务。
在月季沉浸式体验区,佩戴AR眼镜可看到月季生长从发芽到开花的整个生命过程。在游览间隙,还能品尝机器人制作的月季拉花咖啡、花瓣冰激凌等创意美食。园艺市集、月季文创互动体验、月季衍生品展销等系列文旅活动带来了多方位、智慧化的观展体验。
此外,月季洲还举办了“花YOUNG生活节”,依托岛地风景、月季花海、水系景观等资源,融合NPC互动、花车巡游等内容,开展河岸市集、草坪露营、亲子游艺和萌宠乐园等系列项目,打造文旅休闲消费慢生活新场景。
门头沟区副区长赵云龙表示,将以国际月季大会为起点,持续深化全域生态布局,推动月季文化与科技、旅游、消费的深度融合,探索以月季为主题的花园城市建设,让市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持续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