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印象中,青藏公路的起点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实则不然,查阅资料后,发现天路的起点就在身边……

  盛夏时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宁市城中区中心广场逐渐热闹起来。人们在这里跳广场舞、滑旱冰、表演节目……享受着文娱活动带来的乐趣。他们或许不会想到,1954年12月25日,康藏(今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仪式分别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四川省雅安市和青海省西宁市同时举行,当时西宁的通车仪式举办地,就是在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历史如河流般川流不息,精神则代代相传。如今,在川藏、青藏线上,依然流传着筑路英烈的故事。“两路”精神已成为激励青海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青海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西宁火车站区域是集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公交汽车总站三站合一的特殊区域,高峰时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年发送旅客人数约占整个青藏铁路总发送人数的一半,可以说火车站区域是连接西北边陲和内陆省份的交通枢纽,决定了这一区域人员流动频繁、突发事件多的显着特点。

  2023年7月27日20时30分,西宁市中志协应急救援中心接到群众求助,有新生婴儿在西安做完手术,乘坐高铁返回西宁,需前往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救治。接到求助后,队长张立学和副队长史盈盈立即组织专业救护队员携带氧气袋、医药箱等相关医疗装备,并协调火车站公安及相关管理单位,赶往站台等待。21时37分列车到站,救护队员迅速登上列车将列车制氧机更换为便携制氧袋,21时50分火车站开辟“绿色救援通道”,救援车辆立即转运,22时08分新生儿被成功送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

  不到半小时,一个刚刚降临世界的小生命在地方公安、铁路公安、交警、城管、社区、志愿服务队等合力帮助下被挽救回来。这既体现了由西宁火车站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的火车站区域“夏都枢纽”党建联盟“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驻共建”服务理念,也是火车站志愿服务驿站为旅客暖心服务的生动缩影,更是对“两路”精神中顽强拼搏、甘当路石最好诠释。

  辖区居民刘立前,是一名在铁路战线奋斗了半辈子的老党员,在他看来,“两路”精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支撑着无数建设者和养护者在这片高寒缺氧的土地上默默奉献。

  采访中,刘立前提到川藏、青藏公路修建时的艰难困苦。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11万名筑路军民用简陋的工具,克服了重重天险,硬是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这两条雄伟的公路。他们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铺就了通往西藏的“生命线”。

  同样,汽车客运中心站候车服务组班组长李延丽对“两路”精神的弘扬与传承也有自己的认识,她提到了“夏都枢纽”党建联盟在平时抢险保畅方面作出的努力。她说,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时,联勤联动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挺在前线,确保游客安全、道路畅通无阻。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当年的筑路军民一样默默奉献。

  第一天的采访结束,报道组成员通过在火车站区域各个采访点的所见所闻,对“两路”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它不仅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更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激励着火车站辖区广大党员干部在艰难困苦面前勇往直前、不懈奋斗。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